發布時間:2025-02-05 09:31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2月3日至4日22:00檔,CCTV-4《走遍中國》用2集專題片,以音樂為鑰匙,為我們打開《愛樂之城 國樂之都·無錫》。
2025年總臺春晚無錫分會場上,從優雅婉轉的江南小調《無錫景》,到生機盎然的《太湖美》,再到慷慨激昂的《歌唱祖國》,無錫,讓世界聽到了這座城市的動人旋律。觀眾們也發出了感慨:“無錫,真是一座‘好聽’的城市!”無錫與音樂的故事,你不知道的還有很多。
音樂之中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基因。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和與世界交往的不斷深入,中國音樂事業也迎來了快速發展時期。
當下,響徹千年的中國音樂,正以更加優美、鮮活的“姿態”,融入大眾,融入時代,融入世界。
無錫,正努力建好兩支專業化的樂團,普及推廣音樂文化,不斷提升音樂品牌,用音樂講好“國樂之都”的時代故事。
01 用音樂講好無錫故事
借助總臺春晚,一曲百年前的江南小調《無錫景》,讓無錫這座美麗富饒的江南名城走進了大眾視野。無錫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吳文化發祥地,有著深厚悠久的音樂文化傳統,擁有“民樂之鄉”“中國二胡之鄉”的美譽。代代相傳的民族音樂融匯了歷史、文化、民俗、地域特色,是展示和傳播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中國民樂之所以能夠傳承千年生生不息,守正創新是重要原因。當下,越來越多的城市樂團走向了管弦化、交響化、國際化之路,向世界展現中國民樂的博大精深與活力無限。
黿頭渚如意舞臺上,小提琴家呂思清帶領無錫交響樂團,首席琵琶演奏家趙聰領銜無錫民族樂團,共同奏響《太湖美》的畫面打動了無數人。
“能在春晚這個流量最大的舞臺上展現無錫樂團的風采,很難得。”雖然參加過眾多演出,也經常登上國際舞臺,但在著名二胡演奏家鄧建棟看來,這次的演出是最特別的一次。作為無錫民族樂團的藝術總監,他帶著這支年輕的樂團一同登上了春晚舞臺,再多付出也是值得的。
“無錫民族樂團是目前國內最年輕的職業民族樂團,成立短短5年,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這還遠遠不夠,春晚既是樂團向全球的匯報表演,也是樂團升級為2.0版本的新起點。”鄧建棟表示,樂團將不斷挖掘、表達江南特色的國樂文化內容,努力創作具有吳文化、江南文化特色的管弦樂精品。
當管弦樂遇上錫劇《珍珠塔》,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在“愛樂之城”無錫奏響賈斯汀·赫爾維茨的代表作《愛樂之城》,注定是一場怦然心動的旅程……
2月14日,“《傾城之戀》——無錫交響樂團情人節專場音樂會”將登陸無錫大劇院,為廣大樂迷帶來一系列經典作品與跨界之作,目前,票房成績一路走高。
“用西方語言來講中國故事是樂團正在做的事,比如這次的音樂會,我們與無錫市錫劇院攜手,邀請錫劇名家蔡瑜和王子瑜與樂團合作演繹錫劇經典,未來,我們會把更多中國經典作品搬到交響樂的舞臺上。”無錫交響樂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02 一次次“雙向奔赴”
去年5月,“絲竹的香頌——來自無錫的東方之聲”音樂會在法國巴黎、葡萄牙里斯本舉行。無錫民族樂團、無錫交響樂團、無錫市歌舞劇院邀請西方藝術家聯袂登臺,精心描繪了《太湖美》《江南春》《四海同春》《無錫景》四個章節,向世界展示了無錫這座“愛樂之城”“國樂之都”的魅力風采,令當地觀眾深深沉醉。
“音樂是中法兩國交流非常重要的一個切入點,無錫和巴黎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彼此有著廣闊的交流合作空間。”法國造型藝術家協會主席雷米·艾融看完演出后感嘆道。
無錫用音樂與世界對話,也推動著一次次的“雙向奔赴”。
去年11月14日,費城交響樂團與無錫交響樂團聯袂室內音樂會“相約無錫”公益演出在無錫大劇院上演。這是費城交響樂團在無錫的首秀。兩個樂團的藝術家們合作演奏了包括《二泉映月》在內的多首中外名曲,現場掌聲、歡呼聲不斷。
“無錫人為《二泉映月》感到驕傲,我們對這首曲子也很有感情。”費城交響樂團小提琴演奏家Amy Oshiro-Morales表示,與無錫交響樂團合作演奏該曲,融入了中國的民族文化,大家覺得很奇妙,也很感動。
事實上,除了費城交響樂團,法國里昂交響樂團、美國波士頓交響樂團、德國斯圖加特室內樂團等世界名團均演奏過《二泉映月》,《二泉映月》已成為中國與世界文明互鑒的紐帶。
如今,無錫民族樂團與無錫交響樂團繁榮發展,以音樂為媒,無錫更頻繁地“走出去”與“引進來”。
“無錫民族樂團和無錫交響樂團自成立之日起,便積極實施海內外推廣計劃。”無錫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兩大樂團相繼赴法國、葡萄牙、德國、毛里求斯、俄羅斯、英國、日本等多國演出交流,向世界自信地亮出了無錫城市名片,今年,兩大樂團還將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與此同時,無錫國際音樂家駐地計劃也在穩步推行,將有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成為無錫駐地音樂大師。
03 無錫音樂讓世界聽見
如今的無錫,不僅樂脈綿延,還匯聚了世界之音。無錫交響樂團成員平均年齡只有27歲,來自美國、意大利、西班牙等8個國家和地區,他們帶著各自的文化印記,共同合奏出一曲無錫新樂章。
在樂團成立不到兩年的時間里,樂團成員足跡遍布世界舞臺,他們帶著江南的旋律,走進英國的劇院,登上法國的舞臺,飛越日本的四季。
2024年7月20日,新西蘭奧克蘭,第十三屆世界合唱比賽現場,一群平均年齡63歲的無錫老人,站在了世界舞臺的中央。無錫山禾合唱團用歌聲傳遞著無錫活力,最終摘得老年混聲合唱組金獎。
來自無錫的音樂讓人著迷,而無錫也已成為音樂愛好者、民族音樂家們向往的城市。去年11月,第二屆全國民族器樂展演在無錫舉辦,其間上演了10臺民族管弦音樂會、3臺民間樂種組合演出和75場中外藝術家參與的室內外演出,展現出了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承與創新,更讓多彩的民族之音打破了時空壁壘,傳入了千家萬戶,讓世界聽到了多姿多彩的“中國聲音”。
無錫用音樂構筑起了連接世界的通道。去年12月10日,法國第一大報《費加羅報》用整版篇幅刊登了題為《無錫:東方“音樂之城”(Wuxi : la «ville de la musique » orientale)》的報道。版面中心的配圖,是無錫全新的音樂文化地標——無錫惠山映月里的“賽博阿炳”雕塑。另外兩張圖片則是無錫民族樂團演出和無錫工匠制作二胡的場景。報道循著無錫民間音樂家阿炳的故事,以他創作的二胡曲《二泉映月》開篇,將“民樂之鄉”無錫的音樂底蘊、產業發展、文化氛圍向法語讀者娓娓道來。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借助新的傳播方式,無錫音樂正擁抱更廣闊的人群。
去年9月26日,在無錫舉行的2024年中國國際智能傳播論壇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愛樂之城 國樂之都·無錫》紀錄片宣布開機。
而今,該片在CCTV-4《走遍中國》節目中播出,來自無錫的音樂,讓世界聽見。通過該片,無錫向世界展示了一座“愛樂之城”對音樂的熱愛,也向全世界的音樂愛好者發出了誠摯的邀請。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