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9-29 08:10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太湖之畔,美景環抱,科技創新的氣息持續涌動。
近日,一場集成電路新品發布會點亮“太湖灣之夜”,伴隨著現場一批優質集成電路生態圈企業的新品發布和集中簽約,一股“芯”勢力正在城市的創新核——無錫經開區蓄勢崛起。
會上,太湖灣信息園一期啟動區啟用,這也是經開區首批正式啟用的新型工業上樓載體,“中心城區”都市工業新空間建設更上層樓。
“經開區將一如既往地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提供最優良的環境、最優越的政策、最優質的服務,全力為項目落地、企業發展、人才成長保駕護航,推動更多標志性項目、價值型企業、領軍型人才選擇經開、創業經開、扎根經開。”無錫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吳虹娟表示。
“核中之核” 煥發“芯”動能
“我們設備能生產的產品厚度是國外競品的1.5倍,突破國際技術封鎖,實現大硅片材料技術自主。”研微(江蘇)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產品副總裁羅際蔚介紹此次發布的新品——100+um厚外研單次沉積膜的制作設備12寸常壓外延機臺Perfectus-A。
發布會上,芯勢科技、查奧微等園區企業發布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技術優勢顯著、市場前景好的“地產”新品,讓與會嘉賓體會到了太湖灣這股“芯”勢力的底蘊。
集成電路是無錫發展歷史悠久的“王牌產業”,作為全市的“創新核”,無錫經開區有自己的擔當,太湖灣信息園作為其“一鎮五園”產業發展格局的關鍵落子、區域集成電路產業的核心承載區,可謂“核中之核”。在這里,產業園就是產業鏈,上下樓就是上下游,聚焦集成電路設計、裝備及核心零部件賽道,持續推動優質產業項目落地生根、做大做強。
“集成電路產業為創新者進,為創新者強。”無錫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秦艷介紹,太湖灣信息園作為區域集成電路產業的核心承載區,自開園以來迅速集聚了一批企業,初步形成了集成電路設計、裝備和應用等優秀企業的集聚態勢,實現了科學技術和科研成果的高效轉化。
截至目前,太湖灣信息園已集聚好達電子、研微半導體、查奧微等集成電路生產、設計和裝備生態圈企業近60家,產業規模同比增長26.2%。
“空中廠房” 打造“芯”型生態圈
來到太湖灣信息園,一棟棟玻璃幕墻建筑高聳挺拔,未來感十足。這些“空中廠房”,正是無錫經開區超前布局,以“芯”為核、“鏈”上發力打造的新型集成電路生態圈。
這里原為雙新工業園區,布局以傳統廠房為主,經過十幾年發展,園區內廠房危舊、設施落后,主導產業內生動力不足,2017年畝均稅收僅9.83萬元,遠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中心城區”寸土寸金,若要實現新質生產力的“加速狂奔”,需要更多新空間。2019年以來,無錫經開區在雙新工業園區的基礎上升級打造太湖灣信息園,拆除破舊低效廠房,盤活不良資產。
在規劃設計中,園區充分融入高端集成電路產業生產要求,既有用于規模化生產的大型廠房,又有適用于輕生產、中試以及研發功能的產業空間,滿足多類型企業空間使用。
目前,園區一期啟動區已建成8棟工業上樓廠房、1棟25層研發辦公樓和1個路演中心,50多個簽約項目入駐,還有約367畝集中連片的工業上樓新空間正在陸續開發建設。
無界共生 構筑“三生”復合園區
“生產、生活、生態”如何和諧共生?是新型都市復合園區繞不開的話題。
太湖灣信息園積極探索的正是一種以都市形態組織的產業發展路徑。這里,產業和城市之間沒有圍墻和邊界,既是為夢想打拼的事業疆場,也是人們樂居的幸福家園。與以往職住分離的傳統工業園區不同,太湖灣信息園擁有酒店、公寓、商業街區、文化場所、生態公園等功能配套,并將服務輻射至周邊片區生活的居民。
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會上,又有芯勢半導體前道量檢測設備項目、索奧科技真空泵項目、海浥第三代半導體濕法設備項目等多個項目集中簽約進駐園區,新能動力新型電力系統核心裝備和大普微電子智能網卡總部項目更作為集成電路生態圈重點項目簽約入駐。
法國企業普諾飛思也帶著“獨特技術”來了。為加速推進集成電路高端人才集聚,經開區與普諾飛思聯合設立“強智聚才”海外聯絡站,攜手搭建服務平臺,深度鏈接全球集成電路優勢資源,吸引更多海外優秀人才來錫創業就業。
“此次在無錫落地是企業的重要一步。這里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包含供應商、客戶與伙伴等在內的非常好的生態系統。”企業CEO Luca Verre對未來也是滿懷憧憬,“希望能與合作伙伴、生態鏈伙伴共同進入全球市場。”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