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8-22 10:06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國家稅務總局江蘇省稅務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在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的主要政策上,江蘇減稅降費及退稅2089.8億元,有力有效支持經營主體發展,為全省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作出積極貢獻。據統計,上半年江蘇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3326.3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8%。
具體來看,上半年江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支持加大科技投入和成果轉讓的政策減稅降費及退稅981.5億元。作為支持科技創新的重要稅收優惠政策之一,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在支持企業創新發展中發揮著“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在常州經開區,稅務部門發揮職能作用,加強對專精特新企業的政策引導和精準支持,帝斯博(常州)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
作為一家集研發、生產和銷售一次性醫療用品為主的企業,從常州經開區芳渚的一間廠房起步,到如今成為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為龍頭藥企提供給藥裝置的關鍵零部件,帝斯博(常州)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整整走過了14個年頭。“這些年來,我們公司發展的‘秘密武器’就是產品研發。”企業負責人張柱華介紹說,“醫療行業不能過度依賴進口,必須走自主研發的道路。而研發背后的信心和底氣,很大一部分源于稅收政策的支持。”
張柱華表示,2023年至今,公司享受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發費用100%加計扣除優惠,減免稅額106.28萬元。如今,帝斯博逐步形成了自主品牌,擁有相關專利50余件,篩網振動霧化方面沉積率從8%提升至58%,達到理想的1—5微米顆粒,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梳理政策發現,近年來國家稅收優惠政策持續優化,不斷減輕企業資金壓力,提高企業創新能力。2023年3月,國家將符合條件的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統一提高到100%,并作為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扣除比例提高的同時,政策申報享受的時間也在提前。從2023年起,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在每年7月申報期申報上半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政策精準支持,企業快速成長。上半年,江蘇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等支持培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和新興產業的政策減稅達到222億元。數據顯示,上半年江蘇高新技術產業、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別達50.6%、41.3%,比一季度均提高0.4個百分點。
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是國內電力保護控制領域最大的研發中心和產業化基地,是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今年上半年,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享受重點軟件企業減按10%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0.44億元,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2.35億元。“在真金白銀的稅惠反哺下,我們的智慧物流系統運行更加順暢,工程交付能力不斷提升。目前,尼日利亞國調、沙特電網公司STACOM等重點項目已順利發運出口,項目出口同比增長明顯。”公司財務部錢主任說。
專注鑄專長,創新贏市場。為助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江蘇稅務部門不斷完善優化“政策找人”機制,推動支持科技創新的稅費優惠政策直達經營主體,幫助專精特新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等不同類型的科技創新主體布局新賽道、挖掘新潛能。
走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無錫新大力電機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正鉚足干勁抓生產、趕訂單。企業財務負責人陸星說:“公司自主研發的三相永磁同步電動機成功列入工信部節能減排降碳技術裝備推薦目錄,上半年訂單量同比增長12%,單位產品利潤率也提升了3個百分點。”
“產能和效益雙提升,背后有多重稅惠政策的大力支持。”談及享受的稅惠紅利,陸星如數家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2060萬元,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320萬元……“我們把減免的‘真金白銀’用于研發創新、升級產線,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銷售端的訂單增多了、利潤增厚了。”
作為全球領先的冷鏈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和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江蘇省精創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李敏也曬出了今年上半年的稅惠紅利“賬單”:公司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優惠1381.11萬元、出口退稅 288.52萬元。“我們打算將這些稅收優惠投入精創ECO云計算節能、制冷系統智能檢測設備等產品的研發中,力爭為中國‘智’造樹立新標桿!”李敏表示。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