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6-19 14:51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近日,高溫天和雷雨大風天氣交織,對于無錫市梁溪區北大街街道麗新路社區三棉新村的高齡老人來說,買菜、做飯都很不便。幸虧,來自小區的兩個“愛心助餐點”幫忙,將老人的三餐送上門,免除了后顧之憂。
記者了解到,克服社區自身設施不足的“短板”,麗新路社區創新依靠社會愛心力量,將轄區的兩家小飯店“改造”為社區暖宅“愛心助餐點”(“暖宅”是麗新路社區打造的知名為老服務品牌),解決了社區困境老人的居家養老用餐的需求,受到他們的充分肯定。
“辛苦了啊,李老板,這么熱的天,還送飯過來,謝謝!”家住三棉新村27號的王阿婆,今年84歲,日常生活都是自理,同時還要照顧60歲的女兒,女兒小時候因發高燒耽擱治療,落下了智力殘疾的毛病,吃喝拉撒全靠她打理。
最近,因為不小心扭了下腳,走路不便,吃飯也成了問題。聽到這個消息,新村馬上邊上名叫“亳之味”的小飯店老板李明,決定這幾天給送飯上門。“不夠再給您加,也不要客氣,有事叫我!”老李擦著汗說完,又趕緊奔回飯店,因為馬上中午忙碌的時候又到了,他是結合老人的用餐習慣、普通顧客的用餐時段等情況,“見縫插針”免費給王阿婆送飯的。
與此同時,每天6點前,這家小店隔壁的一家小面館,老板宗新星就和老伴開門忙活了。早面是鄰居們的最愛,很多社區的老年居民喜歡到這里來吃早飯。在社區黨委書記林水芳的動員下,他和“亳之味”的老李都加入了社區愛心助餐行動中,將各自的小飯店“打造”成社區老年居民居家養老服務的社區“助餐點”。
根據“規定”,對在店里就餐的社區老人,他們一律實行“優惠價”,只收成本;遇著經濟困難的社區老人,直接就免費,“菜是家里燒了帶過來的,來我這管飽。來的老人我都認識,十幾年的鄰居了,為他們助餐,我樂意,也是做好事,開心!”老宗說。
社區黨委書記林水芳告訴記者,麗新路社區老新村較多,設施基礎薄弱,沒有什么財力,特別是社區目前所在的三棉新村,條件更差。與此同時,這個有著幾十年歷史的老工房社區,住著大量的老人且高齡居多,行動不便。原本,社區所在北大街街道有一個集中的居家養老助餐中心的,但對這些行動不便的老人來說還是不便利。
“我們沒什么條件,雖然‘暖宅’定期開展公益活動,服務這些老人,吃愛心餛飩,但是面對每天有用餐需求的困難老人來說,目前社區還滿足不了建立居家養老助餐服務的條件,就想著動員社會力量,就近打造居家養老助餐點。”林水芳說,老宗和老李平時也積極參加社區公益服務活動,都是熱心人,這一次跟他們提起來這個想法,兩個人都馬上答應了,表示要支持她和社區的工作,積極響應號召將小店改造為“愛心助餐點”,持續開展愛心助餐。
據悉,因為條件所限,這兩個助餐點并不是政府機構“審定”、認可的“居家養老助餐中心”,因此也不會得到政府給與的養老服務補貼,但兩個人也沒多想。不過,社區沒有忘記他們,林水芳稱,一方面對他們的事跡進行宣傳,同時也號召愛心人士今后可以給兩家“愛心助餐點”捐獻愛心,一起參與到社區老人愛心助餐行動中。“我們還會發動志愿者一起愛心送餐,發動轄區的愛心餐館,關注和關心老人,為老人們的居家養老提供更多貼心服務!”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