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5-30 15:27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生物醫藥,我國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之一,也是無錫錨定打造世界級產業鏈的重要方向。2022年,無錫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2023年,無錫生物醫藥產業規模首次突破2000億元……向“新”謀篇,近日無錫舉辦2024太湖灣生命健康未來大會(以下簡稱“大會”),這也是無錫連續3年舉辦該主題大會,期冀以會聚智,為無錫把握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新趨勢、探索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建設新路徑提供助益。
“立足全產業鏈,發揮‘生物醫藥+數字經濟’優勢,無錫將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和前沿顛覆性技術,積極布局合成生物、細胞基因診療等新賽道,完善‘募投管退’全過程基金支持體系,形成近期規模4000億元、中期規模6000億元的地標產業集群。”無錫市委書記杜小剛在大會開幕式上表示。
聚“鏈”成勢 做強產業核心引擎
于無錫而言,生物醫藥一直是支撐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產業之一。面對激烈的競爭環境,如何在產業“高原”上,打造極具標識度的產業“高峰”,更好實現可持續發展?梳理無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脈絡發現,“鏈”是關鍵字。
“鏈長”出征抓實產業鏈發展。2020年,無錫建立“鏈長制”工作機制,并以此為抓手,沿著“造鏈、強鏈、補鏈、延鏈”的既定方向,疏通生物醫藥產業關鍵環節“堵點”,做優創新藥、研發服務外包、醫學影像設備、特殊食品等特色產業,形成以生物醫藥為核心的生命健康產業大生態。
放大“鏈主”領航力,2023年無錫從160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集聚形成的創新藥與改良新藥、研發服務外包、現代中藥、特殊食品與健康產品等8個生物醫藥細分賽道中,遴選出阿斯利康、藥明生物、通用電氣醫療、天江藥業、費卡華瑞、臻和生物、知原藥業、國藥控股等8家“鏈主”企業。由“鏈主”企業充分發揮“頭雁”作用,在技術協同創新、上下游產品對接、加速集聚國際化、多元化產業科創資源等方面,引領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聚鏈成勢,激活“雁陣效應”。
“頭雁”帶動下,近五年,無錫生物醫藥產業平均增長率超過13%。2022年和2023年,無錫兩度獲評中國生物醫藥發展20大重點地級市;在創新藥、醫療器械、現代中醫藥、醫藥研發服務外包、精準醫療、特醫食品等領域聚集生物醫藥企業超2000家,其中上市企業15家、世界500強企業6家。
事實上,在無錫,從原料、新藥研發到上市,生物醫藥全產業鏈已基本形成。以創新藥與改良新藥的“鏈主”企業阿斯利康為例,30余年來,阿斯利康在無錫先后建成生產、物流、銷售、區域總部、創新中心,搭建起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等產業載體平臺。今年3月,新增投資4.75億美元建設阿斯利康小分子藥物新工廠項目,未來將實現小分子藥物從制劑到包裝的全流程生產。
而在此次大會期間,阿斯利康也舉辦了第七屆阿斯利康中國生態圈大會,吸引聆數醫療、飛康生物、泰萊生物等9家創新企業成為其生態圈企業,并與泛生子、觀合醫藥、零氪醫療等5家無錫本土創新企業聯合發布無錫生物醫藥企業合作出海計劃,助力醫藥創新的跨境合作與交流,進一步推動中國醫藥創新成果、創新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在無錫,生物醫藥產業正聚勢成潮。
向“新”發力 打造產業新增長極
不僅僅是夯實全產業鏈集聚的基礎優勢,在合成生物、細胞基因診療、高端醫美等生命健康產業新賽道的前瞻布局,也讓我們看到,無錫正不斷積淀創新氣質,塑強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競爭力。
今年1月,無錫首個未來產業特色園區——無錫合成生物產業園在高新區揭牌,以期集聚政、產、學、研、醫、投等多方力量,促進合成生物技術在生物醫藥、食品以及材料等領域的開發應用,力爭打造全國乃至全球具有影響力的合成生物產業創新高地。
不止于此,合成生物在無錫各地已呈蓬勃之姿。總投資預計達10億元的康碼生物第四代GLP-1和新型甜蛋白產品研發與產業化項目落地無錫錫山區,將圍繞臨床前開發與臨床試驗、GMP生產基地等開展新產品研發與產業化;經開區則大力引進打造綠葉精準醫療創新園,設立Espace合成生物垂直孵化器及合成生物專項基金;濱湖區發布合成生物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規劃,明確要在馬山建造峰影合成生物裝備產業園,力爭到2028年末形成百億產業集群,構成合成生物全產業鏈。
這一背景下,蔚藍生物、華熙生物、瑞霆生物等一批合成生物產業龍頭企業相繼落戶,圍繞生物定向進化、定量合成、蛋白質設計等重點發展方向謀篇布局。大會現場,圍繞合成生物、細胞治療、精準醫療等多個前沿新興領域,無錫再簽約落地53個生物醫藥相關領域新項目,總投資近129億元,為無錫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再添澎湃動能。
值得一提的是,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生物醫藥融合發展之勢在無錫可見一斑,這也成為無錫加快推動新質生產力、打造生物醫藥產業新增長極的生動寫照。在這里,華為云開發出的“醫藥智能體”研發平臺,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將為基因組、醫療影像、藥物研發提供高效服務。
在大會同期舉辦的“醫學新趨勢:AI 驅動,生成未來”2024醫學人工智能創新轉化論壇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AI與生物醫藥的融合創新應用,將在藥物研發、靶點發現、藥物分子設計與優化、臨床實驗等過程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以“全”布局 構建融合創新生態
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強創新屬性,要求企業必須構建共解難題、共享發展的“生態圈”,才能持續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和發展“含金量”。從“生態圈”入手,無錫加大資本賦能、產研合作、人才引進等,以最貼心服務相伴企業發展的“全生命周期”,加速讓產品從“實驗室”走到“生產線”。
多元化融資投入為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持續“輸血”。無錫探索“天使基金+科技貸款”組合拳形式,拓寬生物醫藥創新項目融資渠道;以會賦能開展“中金投融資論壇”“弘暉基金2024產融峰會”“生命健康產融合作交流論壇”等主題活動,深入挖掘金融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的結合點。
中金、弘暉、國風投等投資機構先后在無錫設立總規模超300億元的專業基金;2023年底,總規模50億元的無錫市生物醫藥產業基金首期完成工商注冊;交通銀行無錫分行為生物醫藥企業推出“研發貸”“創融貸”等金融產品,金額最高達5000萬元……
截至目前,無錫市級天使投資基金直接投資及通過子基金投資的合成生物學、醫療器械等生物醫藥創新項目已達7個,項目投資金額達5100萬元;2023年向生物技術和新醫藥領域企業發放科技風險補償貸款2.654億元,同比增長15.18%。
強大的科研實力和人才支撐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源頭活水”。為此,無錫深度鏈接大院大所創新資源,落地建設北京大學長三角未來技術生命健康研究院、中國藥科大學無錫創新研究院、南京大學無錫應用生物技術研究所等新型研發機構,推動科研與產業“雙向奔赴”。
2022年,錫山區與南京大學共建無錫市南京大學錫山應用生物技術研究所;2023年,錫山區與南京大學再度合作,建設無錫合成生物科學中心,旨在通過藥械檢測服務平臺、中試服務平臺,以及大型儀器共享平臺的搭建,進一步提升合成生物技術創新策源和成果轉化能力。目前無錫市南京大學錫山應用生物技術研究所已孵化1家生物醫用材料企業,申請發明專利26項,為產業創新發展裝上“加速器”。
高水平科研平臺的落地也帶來高層次人才的集聚,2023年,北大未來技術學院在無錫發起全球新藥研發領軍人才項目,以國際化、導師制、案例研討為特色的研修項目領銜,深度鏈接起新藥研發、醫療器械、智慧醫療等領域頂尖人才資源。
為進一步強化人才支撐,大會期間還啟動了“無錫市生物醫藥產業咨詢委員會智庫”,首批納入10位專家為產業發展把脈問診;中國藥科大學無錫校友會揭牌,為無錫打造生物醫藥人才集聚“強磁場”賦能。(中經社分析師 殷晴 趙暢)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