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2-01 15:14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都市圈”加速融合,軌道交通優勢凸顯。相比城市軌道交通,市域軌道交通有何優勢?答案是輻射范圍更廣、客流帶動能力更強,高頻次、穩態化服務不僅拉近了錫澄兩地的時空距離,促進通勤、商務、休閑旅游等高頻流動,也在一定程度上重塑“都市圈”空間格局。
翻開無錫市域空間結構規劃圖,“S1線+地鐵1號線”由北向南構筑起一條全長約65公里的軌交線,串聯江陰老城、錫澄協同發展區、惠山新城、無錫中心城區和太湖新城,實現無錫和江陰的“互聯互通”。去年10月,滬寧沿江高鐵正式運行,江陰邁入“高鐵時代”,截至2023年底,江陰站累計到發旅客超137萬人次。“交通優勢意味著人才優勢、產業優勢,不僅能給企業技術驅動帶來不竭動力,也有助于企業在長三角產業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江陰市鐵路建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隨著S1線“加盟”,江陰進入“雙鐵時代”,既提速內環又打通外環,變“交通優勢”為“發展勝勢”。“‘雙鐵時代’開啟,我們能在更大范圍內去聘任高級人才,也可以增加人才與城市、企業的黏合性。”普萊醫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人士說。
一條市域軌交線帶來的“一體化”動能令人心潮澎湃。去年以來,江陰深度融入開放大格局,與錫山區、惠山區簽訂聯動發展戰略合作協議,以交通、科創、文旅、生態為重點,促進三地在空間規劃布局、要素資源配置和產業集聚發展等方面的全面統籌和聯動。搭乘這一東風,S1線沿線鄉鎮紛紛搶抓機遇,助力江陰更好地融入太湖灣科創帶,助推錫澄一體化“小圈”融入長三角“大圈”。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