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2-05 18:34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位于蘇錫兩城幾何中心、背靠蘇南碩放國際機場、水陸空齊備的空港經開區,緊扣樞紐經濟發展新引擎,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產城融合,正涌動出澎湃生機與活力。
近年來,空港經開區(碩放街道)牢牢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圍繞“爭創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目標,厚植“務實、創新、爭先、奉獻”的空港精神,實現高質量發展新騰飛,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無錫新實踐貢獻空港力量。
以產興城,打造長三角樞紐“強磁場”
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產城融合,走出現代化空港新城的行穩致遠路徑。空港經開區(碩放街道)一手抓產業升級,一手抓城市更新,實現“港產城一體化”,打造長三角樞紐“強磁場”。
交通,關系著民生福祉,也是撬動經濟發展的有力杠桿,“固本強基”構建“外聯內暢”新格局,暢通城市發展脈絡。空港經開區(碩放街道)探索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蘇錫合作模式,加快蘇錫常快線、地鐵3號線延伸、錫宜S2線以及錫虞、錫張、錫蘇城際鐵路等 “內外暢聯”交通圈,形成“軌道上的機場”,為江蘇省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拓展新空間、打造新增長極。
為了強產筑基,構建園區發展新格局,空港經開區(碩放街道)充分發揮園區抓項目強產業“主戰場”作用,形成了空港新城核心區、航空航天產業園、智能制造園、生命科技園、蘇南快遞產業園“一城四園”新格局,創新互補、互聯互通,把區位優勢打造成高質量發展優勢,加速釋放磁場效應。
重大產業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源”和“穩定器”。目前,空港經開區(碩放街道)以航亞科技為龍頭,已入駐亞太航空、屹信航天等一批重點企業,航空航天產業集群蓄勢待發,集聚了深南電路、創明傳動等一批上下游產業鏈配套企業和牧羽航空技術、航威渦輪技術等一些航空技術服務企業,為加快構建基礎雄厚、鏈條完善、結構完備的航空航天產業新體系增添“加速度”。
科技創新,激活高質量發展“主引擎”
為了增強科技創新能力,鍛造高質量發展強勁“引擎”空港經開區(碩放街道)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碩坊”-“So Fun”系列科創載體。截至目前,“A碩坊”獲省級眾創空間、“I碩坊”和“H碩坊”哈爾濱孵化器分別獲市級科技企業(異地)孵化器。
為了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依靠創新實現新舊動能轉換。近年來,無錫空港經開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奮力打造產業科技創新高地,構建“1+2+3+5”臨空科技創新孵化帶,“1”個中心,依托江南大學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空港分中心,以特醫食品的中試及產業化為切入點,推動物聯網、人工智能和機械工程等院系開展校企合作。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產業發展的源動力。空港經開區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通過分類指導、梯次培育、差異扶持、擴量提質,助力更多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為高質量發展注入科技動力。
1-10月,科技型企業招引數、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數、新增三類企業數等分別達到197家、271家、42家,已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凈增高新技術企業數和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數分別達到43家和121家;復審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率達80%;全區今年1-9月新增發明專利196件,發明專利有效數量達904件。2023年,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家,預計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3家,申報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8家。
培育賦能,構建產學研深融“生態圈”
產學研一體化,為空港經開區(碩放街道)開辟了高質量發展新場景,打通了產學研深融“生態圈”。
空港經開區(碩放街道)牢牢把握合作院校香港理工大學、江南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的原始創新優勢,發揮江南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合作院校優勢學科,以產學研用結合為基座,鼓勵校企聯合攻關,及時承接特醫食品的中試后產業化的風口,促進區域創新要素自由流動、創新主體高效協同。
近期,江南大學合作的恒益健康已有3款產品通過國家審批,江大專家創辦朗芯生物工程的超級植物基膳食纖維取得重大突破;無錫驕成與哈工程合作攻關航空復雜內腔結構零部件制造的超聲波增材制造技術,江蘇通流與哈工程合作的發動機火焰筒薄壁件矯正控制技術,一系列科技攻關項目提高了企業產業化項目承接能力,創造產業生態融通、創新能力共享、創新要素共生、供應鏈協同、數據協同開放的發展模式。
為了充分集聚無錫市航空航天領域優勢資源,還組建無錫市航空航天產業聯盟,推動一批高校院所與重點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促進航空航天相關企事業間協同合作,進一步打通產學研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為航空航天產業高質量發展賦能續航。
未來,空港經開區(碩放街道)將進一步打造成自有高水平科技研發項目、匯聚本地化高端科技人才隊伍、沉淀自主核心技術成果、培育科技型領軍企業的產學研合作一體化科研創新新標桿。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