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7-25 10:32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無錫市錫山區東北塘街道農壩村以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目標,聚焦“三清三治”、村容村貌提升、培育文明鄉風,精準施策,內外兼修,全面覆蓋整治提升人居環境,營造環境優美、和諧文明的新型鄉村。
強化組織引領 磨好基層黨建“繡花針”
注重體系創新,全面推行“黨總支—黨支部—黨小組—微網格黨小組”四級組織架構,根據基層治理領域多、涵蓋范圍廣、標準要求高的特點,吸引轄區內企業黨支部、社會公益組織加入環境治理志愿服務隊伍,實現全域組織覆蓋。構建“3名專職網格員+14名微網格聯絡員+6名黨小組組長+9個黨員中心戶+16名紅袖標志愿者”隊伍,定期召開工作會議,常態化聯系走訪群眾,集思廣益解決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重難點問題,多聽百姓“好聲音”、善用群眾“金點子”,推動形成黨組織對群眾“有求必應”、群眾對黨組織“一呼百應”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建設陣地支點 織密治理管護“一張網”
積極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探索“地面巡查、監控檢查、空中偵查”三位一體的監管模式,在重點區域、河塘、村道旁安裝了“智慧眼”監控系統,76個視頻監控接入村委網格化指揮中心,加強對轄區偷倒垃圾、秸稈焚燒的防范監控機制,提高響應處理速度。通過“科技+整治”模式切實加強農村精細化管理水平,助力農村人居環境再上新臺階。堅持落實“河長制”,定時組織日常巡查,召開工作例會,組織聯合整治,水岸齊抓、標本兼治、治管并舉,從突擊治水向制度化治水推進,實現治水工作的常態化和長效性。截止目前,已完成繆巷、丁巷、老徐巷、謝巷、云芳里、新塘6個家河家塘水質提升治理,清理河邊亂墾種約1000平方米,增設提升周邊綠化3200平方米。
突出共建共享 奏響多元共治“大合唱”
建立村民理事會制度,構建人員結構合理、責任權利明晰、議事制度完備的村民自治體系,基于微信公眾號“幸福農壩”,充分利用“隨手拍”“紅黑榜”等形式,建立村民自治積分兌現制度,激發全民參與,實現多元共治,提升管理效率。加強沿街商鋪管理,鞏固完善門前三包、垃圾分類等制度,以知識講座等形式廣泛開展文明宣教,提升村莊文明程度。積極優化農村公共服務,依托高標準農田開展“紅色農學課堂”系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組織轄區老少參與農業勞作、編排慶祝豐收文藝匯演、制作創意農業文創產品……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