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3-27 16:10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一場春日之會,傳遞出一波新的“春之聲”。3月26日,長三角一體化太湖融合創新聯盟2023春季會議在無錫太湖學院召開,在輪值主席交接、成員單位交流以及合作簽約之間,透出一系列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新動作、新消息。這波“春之聲”中,熱詞“一體化”“高質量”高頻出現,而“發力新賽道”也被不斷提及。
上海紅豆數創園效果圖
奔跑新賽道:打造“明珠”
企業的“春之聲”透出新的未來。
“未來通過努力,切實把上海紅豆數創園打造成長三角數字干線上最亮的‘明珠’!”昨天,紅豆集團常務副總裁戴敏君介紹了上海紅豆數創園建設情況。據了解,該項目位于上海青浦區,聚焦“產業數字化”,集總部辦公、研發孵化、生產服務、職住融合四位一體,培育發展總部經濟、科創服務。項目首期將在2025年竣工投產,在數創園的發展中,紅豆集團也將發揮其“長三角智慧零售產業鏈聯盟”的鏈主優勢。
同樣在會議上發聲的中恒大耀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表示,只有隨著市場的變化不斷優化產品、服務,深耕行業供應鏈,做好產品研發,持續打造產業數字化平臺,才能立足行業,更好地服務上下游企業。這家中國最大的機織紗布綜合供應服務商構建了線上線下相融合的產業服務平臺,2022年建成并投用了中恒大耀華東紡織交易中心。
發力新賽道的不止企業。此次聯盟輪值主席單位太湖學院成立了軟件及信息技術產業產教融合共同體、雙碳和新能源研究中心、元宇宙產業學院、供應鏈管理產業學院等平臺,助力無錫更好對接長三角資源、服務產業發展。
擁抱新機遇:關注“軟件”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無錫要如何擁抱新賽道上的新機遇?專家給出了建議。
“上升為國家戰略后,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步伐正大大加速。”上海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沈開艷認為,不僅在產業、市場方面,在科技協同創新方面也在加速,比如產業聯盟的互動、科技金融的互動等。
“硬件方面,無錫有優勢。”沈開艷關注到這座城市對數字經濟的重視,認為數字化時代有兩個重要方面,硬件方面是新基建,比如5G、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物聯網等等,尤其是無錫在集成電路、物聯網等方面有優勢。
“需要進一步關注的,是軟件方面。”沈開艷說,其一是怎樣集聚更多的創新型人才,重點做好產學研合作,讓高校、科研院所與創新型企業在人才、技術方面實現更多更高效的合作。二是營造更加良好的營商環境,更好地吸引人才、吸引資金、吸引海外投資。
對機遇的擁抱,有共鳴。太湖學院蘇格蘭學院常務副院長、長三角一體化太湖融合創新聯盟咨詢專家周暐表示:“作為創新聯盟的成員,可以在產學研共同發展上、在學術轉化為生產力上,突出院校特色,作出獨特的貢獻。”據悉,太湖學院緊貼無錫實際,對接物聯網等區域重點產業開設專業,已助力500多家企業解決技術難題,轉化了一批科技成果。
牽起新紐帶:實現“多贏”
無論是產業創新、基礎設施、生態環境還是公共服務,無錫融入和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的步伐日益加快。步伐的加快,需要企業、高校、智庫等各界發揮合力。
2020年11月,上海社科院經濟研究所、上海交大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研究院、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長三角發展部等三家單位聯合發起成立了長三角一體化太湖融合創新聯盟。去年,長三角一體化太湖融合創新聯盟圍繞對外開放、綠色低碳、數字經濟、文化融合等課題進行深入調研,今年將把“軟”的成果轉化為“硬”的成效。
牽起新紐帶,合力促多贏。根據年度計劃,該聯盟將組織一場長三角區域城市專家、學者、企業家與海關、商務部門的交流論壇,共同探討對外開放新空間、新領域、新方式等。在發力數字經濟新賽道方面,將邀請長三角有關協會等,共同研究、推動長三角(江陰)數碼港和上海紅豆數創園建設。在綠色低碳新領域,將聯系上海相關部門、長三角相關高校共同調研,提出更多切實可行的長三角“碳普惠”工作建議。同時,還將推出舉措促進江南文化與海派文化實現新融合。(胡桃、崔欣潤)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