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2-20 10:15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助企紓困
無錫又有大動作!
日前,無錫出臺《無錫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進一步支持市場主體發展壯大的若干措施》(30條),從降低市場準入準營門檻、支持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幫助市場主體減輕負擔、營造良好市場發展環境等方面推出具體舉措,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舉措出臺的背景
面對曲折復雜的經濟大環境,服務經濟大盤穩中加固,去年,無錫市市場監管局聚焦市場主體降本減負和創新發展需求,持續推出惠企措施,出臺發展壯大市場主體38條、支持個體工商戶健康發展10條等16項措施,組建專班推進“穩保”工作。
一年來,全系統走訪市場主體3.06萬戶,推動解決問題6560個,服務16支QFLP基金落地,辦結超100萬件產品CCC免辦申請,新增知識產權質押融資54.1億元,輕微違法免罰輕罰2117件,減免計量器具強檢收費4548.3萬元。全市新增市場主體13.2萬戶,總量達108.68萬戶,同比增長5.45%,高于全省平均1.5個百分點。
推廣成果放大效應,今年,全面落實省政府、省市場監管局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弘揚“四敢”精神,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市市場監管局結合實際,進一步出臺支持服務市場主體發展壯大的措施。
30條措施特點
舉措中既包括了行政許可審批、推動高質量發展、知識產權服務等服務發展職能;也有信用監管、消費者權益保護、價格監督等監管職能。在當前市場主體生存環境仍面臨挑戰情況下,通過積極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和優質服務,給權力做“減法”、給民心做“加法”、給優化營商環境做“乘法”,成就市場主體。
01 如何降低市場準入準營門檻、方便市場主體開業經營?
為進一步優化市場準入服務,方便市場主體開業經營,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便利化舉措:
鼓勵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積極爭取“個轉企”試點,加大“個轉企”政策支持。允許個體工商戶保留原字號、行業特征,可直接在原名稱后綴“有限公司”。針對“個轉企”主體,提供相關許可證的便利化服務。發揮市扶持個體工商戶聯席會議作用,探索建立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企業培育庫。發揮個體私營經濟協會橋梁紐帶作用,打造“光彩同行”服務品牌。
推行行政審批“三零三應”服務模式。分級分類優化審批服務流程。針對頭部重點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研發中心等重點項目,提供“零跑動”服務,主動到企問需,不定期送政策上門,做到窗口延伸“有效應”。針對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基金、多證照聯辦及審批環節存在“疑難雜癥”的企業,提供“零顧慮”服務,組建專家團隊,一對一提供個性化方案,做到解決難題“有回應”。針對重要工業產品生產、食品生產、化妝品生產、計量器具生產、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機動車檢驗檢測等市場主體,提供“零距離”服務,指定審批專員,提供全程溝通指導,做到實時答復“有響應”。
推進市場主體住所登記承諾制改革。在全市范圍全面推開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申報承諾制改革,市場主體在申請設立、變更住所(經營場所)時,通過“住所產權核驗”系統核驗,僅需提供《住所(經營場所)登記信息申報承諾書》,對住所(經營場所)的真實性、合法性、安全性、作為司法文書送達地址等事項作出書面承諾,免于提交住所(經營場所)使用證明材料。
推行“評審承諾制”連鎖經營企業食品經營許可證即申即領。除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央廚房等高風險單位,生食類食品、自釀酒、生鮮乳飲品等高風險項目外,適用“評審承諾制”的食品連鎖經營企業開辦直營門店免去現場核查環節,申請材料齊全即發證。
壓縮藥械審評審批時限。在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評核查無錫分中心開設便民服務窗口,服務指導第二類醫療器械創新注冊、應急注冊、優先注冊等。對省藥監局賦權審評核查無錫分中心的第二類醫療器械延續注冊審評、生產許可證延續辦理時限縮減至30個、10個工作日。靠前服務地產口罩、藥品等防疫物資生產供應。對進入藥品特別審批程序、用于治療和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藥品實施清單管理,提前介入,提供一對一指導服務。
02 通過哪些方式支持企業發展壯大、支持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促進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運用。探索建立與協會合作的知識產權案件調解工作機制,推進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分支機構建設,打造知識產權“一站式”協同保護平臺。實現我市國家級、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園)區商業秘密保護示范點、維權聯系點全覆蓋,新建市級商業秘密保護示范點、維權聯系點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數量不少于10家,上市企業、老字號企業數量不少于5家。鼓勵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運營平臺和服務機構發揮公共服務職能,為企業提供低成本或免費的知識產權代理、評估、運營、交易、投融資、產業化、維權、訴訟等公益及增值服務。將物聯網和智能制造領域專利授權周期壓減至3個月左右。鼓勵有需要的個體工商戶將擁有的專利權、商標權等權益保護轉移至“個轉企”企業名下。
提升市場主體質量發展水平。實施質量品牌“雁陣”工程,分產業分梯隊選樹質量品牌領軍企業、質量品牌成長型企業、重視質量品牌建設的中小企業,將先進質量理念、質量管理模式向產業鏈供應鏈兩端延伸,培育更多“無錫制造”獲得“江蘇精品”認定。組織和指導全市80%以上的規上企業建立首席質量官制度,年內免費培訓1500名以上首席質量官。
發揮計量技術支撐作用、實施質量認證服務提升、提升檢驗檢測服務重點產業鏈效能。繼續開展“計量服務中小企業行”活動,年內新增幫扶企業不少于150家。實行“綠色+三同(同線同標同質)”認證模式,實現一次審核,同步發放“三同”認證和綠色產品認證證書。建設“e鏈通”質量基礎設施線上服務平臺,推動在全市特色產業園區設立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站10個以上。
支持生物醫藥產業、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支持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評核查無錫分中心高質量運行。強化藥品進口口岸功能,完善“雙港一區”立體樞紐和協同高效的聯動機制,探索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進口通關便利化措施。統籌運用知識產權、標準、質量等政策工具,服務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發展。深入落實“百企千坊”幫扶行動,年內幫扶重點品種生產單位、小微生產主體70家。開展“名特優”食品小作坊食品推介活動,培育優質地方特色食品品牌。建設運行國家市場監管技術創新中心(特殊食品),緊密連接優勢科創資源和特殊食品特色產業,服務升級擴容特殊食品產業生態圈。開展特殊食品生產企業體系認證合規提升行動,新培育特殊食品優質規范經營店30家以上。
促進網絡經濟規范健康發展。深化政企協作,持續加大對宜興紫砂、陽山水蜜桃等本地特色電商產業的指導,支持做大做強。引導電商平臺切實履行主體責任,積極為平臺內電商提供合規指導、經營培訓等服務,幫助本地電商企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03 如何幫助市場主體減輕負擔、提供更加規范高效的服務?
減免市場監管領域涉企收費。省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無錫地區各分院減半收取全市住宿餐飲業的電梯、鍋爐、壓力容器定期檢驗和監督檢驗費用以及個體工商戶委托的特種設備檢驗費用。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直屬檢驗檢測機構減半收取全市個體工商戶委托的產品質量檢驗、計量檢測費用,為全市(含江陰、宜興)資質認定獲證檢驗檢測機構免費提供標準動態跟蹤和標準文本服務。
深化質量金融產品研發推廣、助力銀企對接服務個體工商戶融資。擴大“錫質貸”質量金融產品適用領域和適用范圍,開展質量品牌類、標準類、認證類金融產品普惠金融活動,將受惠面向住建、農業農村、商務等領域拓展,持續擴大產業鏈應用,支持企業把質量“軟實力”轉化為信用金融“硬資產”。鼓勵有條件的市場監管部門服務窗口廣泛宣傳江蘇省普惠金融服務品牌“蘇易融”,推廣個體工商戶信貸產品便捷通。深化政銀合作,推動市場監管分局與所在地銀行網點開展合作共建,拓展深化聯合走訪對接服務,助力“貸動小生意、服務大民生”金融支持個體工商戶發展。
持續推進價格收費監管。加強價格與收費監測預警和信息收集,防止借機違規漲價。開展涉企收費和水電氣暖等公用事業領域價格監督檢查,重點查處不執行政府定價、強制服務并收費、利用行業地位違規收費等行為,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04 如何營造良好市場發展環境幫助企業規范發展?
通過加強加強商業秘密保護、持續優化信用修復等幫助企業規范健康發展:
延續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全面推廣、動態更新不予處罰、從輕減輕處罰、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三張清單”,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對市場主體違法行為情節顯著輕微或者無明顯危害后果的,依法不予處罰或者從輕減輕處罰,被處以罰款但確有經濟困難的,可依法申請暫緩或分期繳納。
深入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差異化監管、持續優化信用修復舉措。對不同信用風險類別的企業合理確定、動態調整抽查比例、頻次和檢查方式,對信用好、風險低的企業降低抽查頻次。建設完善市場監管系統信用修復在線申請通道,建立“不見面”信用修復工作機制。持續推進市場主體信用修復信息共享共認,協助市場主體重塑企業信用。
強化公平競爭審查。推動數字化賦能公平競爭審查,持續清理違反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存量政策,清理廢除在資質許可、項目申報、政府采購、招標投標等方面對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歧視性政策措施,保障各類市場主體能夠公平、充分、有效地參與市場競爭。組織對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開展反壟斷合規培訓,引導企業建立反壟斷內部合規體系。
持續優化放心消費環境。組織開展首屆“長三角特色伴手禮”巡禮活動——無錫站,深化“美麗鄉村 放心消費”創建行動,打造促進消費新模式。推動線下實體店無理由退貨提質擴面。建設50家消費咨詢公益小站,打造消費維權服務新標準,提振消費信心。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