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1-22 20:51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醫院能夠實現對醫療設備的全院級、全生命周期管理,讓數據開口說話,形成了實時智能化應用及數據中心。”無錫市人民醫院醫學工程處學科帶頭人金偉介紹,自2018年起,無錫市人民醫院基于醫學裝備物聯網與數字孿生技術,建立院級醫療設備智慧物聯5G+數字化管理平臺,賦能醫院以安全有效為起點,以質量管理為核心,與臨床緊密結合,強化技術和應用管理于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的整個過程,使其達到高效、低耗、最佳效益。
設備互聯互通管理“活”了
無錫市人民醫院歷史悠久,設備資產存量巨大,醫療設備身份信息標識統計以及數據采集、清洗、完善等工作量巨大,這對醫院現有工作人員的精力和專業能力挑戰較大。通過物聯網和5G技術,全院醫療設備實現底層互聯互通,從而隨時掌握醫療設備的運行狀態、使用效能、運維質控的實時監測與數據分析,實現動態管理。
目前,無錫市人民醫院醫療設備智慧物聯5G+數字化管理平臺已納入大型醫用設備(CT、MRI、X光、DSA等放射類)20臺,超聲設備4臺,生命支持設備(呼吸機、監護儀等)117臺。此平臺支持多院區協同拓展,逐步拓展至各院區大、中、小型醫用設備應聯盡聯。
以前,設備維修相對滯后,工程師都是接到報修信息才能行動,這導致難以及時進行醫療設備的維修采購和適應醫療服務需求。如今,醫院突破各品牌各品類醫療設備系統底層架構壁壘和非標準化差異,對設備實現了24小時全天候運行狀態的監控,醫工人員對設備實時運行狀態了如指掌,對故障預警未雨綢繆,調取運行日志得心應手,能夠及時為設備在使用生命周期內的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精細化使用評價有了“標尺”
醫療設備智慧物聯5G+數字化管理平臺通過建立院內大、中、小型醫學裝備底層架構的互聯互通,實現基于網口的醫療設備全數據采集能力,并實現醫療設備系統日志、運行日志、故障日志的標準化數據解析,形成醫學裝備核心參數監測、風險故障預警、使用效能分析、質控管理評價、遠程協作等實時智能化應用及數據中心。
每套設備部署專業動態二維碼標識,以該標識為鏈接,建設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資產臺賬數據平臺,并基于醫療專用設備管理規范,建立了符合最新管理要求的設備UDI唯一身份編碼數據庫。
這就相當于每臺設備都有一張動態身份證,且不斷產生新的數據更新,保證了醫療設備管理以數據為核心,不僅實現使用生命周期內的實時監控與預警,還形成信息化醫療設備維修維護流程、自動化醫療設備運行報表,并進行智能化醫療設備使用效能分析,為設備使用效能評價、設備購置規劃、設備運維管理、設備風險質控管理以及醫院績效考核,提供客觀評價依據與決策支持。
醫療設備管理必須考慮到數據安全,這是關鍵問題。目前,無錫市人民醫院的醫療設備管理平臺接入設備選用統一數據端口,無需物理接觸設備,無需在設備端安裝任何軟硬件,不依賴人工采集或院內信息化系統對接,可以實現本地化部署,確保了敏感信息不出院和被采集數據安全可信。
賦能臨床提升診療效能
醫療設備管理最終需要賦能臨床。無錫市人民醫院的醫療設備智慧物聯5G+數字化管理平臺在數據采集集成基礎上,建立了臨床應用和設備風險為核心的數據綜合處理平臺。
以醫院的生命急救設備互聯為例,為危重癥患者疾病預防從“發生控制”向“預警控制”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綜合分析患者生命體征參數,實時采集相關數據,預估、判斷患者危急情況發生概率,將預警信息和臨床風險及時給到臨床,從而及時干預降低死亡率。
目前,臨床反饋很好,真正地幫助到了臨床,讓患者獲益。十余年來無錫市人民醫院一直在不斷摸索,就是爭取讓臨床科室在不改變使用習慣和診療流程的前提下實現設備高效管理,達到“無感使用”“無感管理”。
大型設備和急救生命設備實現了運行使用與績效的有效管理,使醫療資源的配置體系逐步完善,從而提高了醫療機構診療效率,有效提升了就醫體驗。
底層的互聯互通決定了采集的數據都是真實數據,這是很寶貴的。目前,無錫市人民醫院基于真實世界運行數據的平臺正在嘗試與影像科、重癥醫學科等開展科研合作,例如,通過影像設備的數據采集,進行醫療AI應用的研發與轉化,賦能臨床進行輔助篩查或診斷,利用大數據提高臨床診療效率與服務能力。
金偉介紹,與重癥醫學科開展的臨床合作,通過將監護儀等生命支持設備接入平臺,實時監測病人病情變化,實現以患者生命安全為中心。“希望能夠通過醫療設備智能化管理,醫工結合,賦能臨床。”
設備管理實現區域化質控
從2009年開始,無錫市人民醫院探索醫療設備質控工作,該平臺是院級醫療設備智慧物聯5G+數字化管理平臺。
正是由于5G和物聯網數字孿生技術的特點,該平臺具備快速復制擴展至區域、醫聯體大型醫療設備物聯網數字化平臺的可行性,具有區域示范意義,可以推廣為區域化大型醫療設備物聯網數字化管理應用,對提高區域已有大型醫療設備的使用效能,降低運維成本,提升區域大型醫療設備標準化質控與效能利用,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推動質控標準一致下的分級診療落地,均有極大的促進意義。
此項工作具有多重意義,有利于形成全鏈條的良好產業生態。對醫院來講,通過醫療設備的運維使用降本增效,實踐智慧醫院管理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同時,協同政府主管部門、監管部門、醫療機構、醫療設備制造企業、售后服務供應商,建立醫學裝備全生命周期的數據化生態圈,并為形成相應的區域性技術規范創造了極大可能性。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