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9-01 00:02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從電子計算機到gps衛星定位系統,再到用于生產和醫用治療的激光技術,最新研發的科技很多都會率先用于國防領域,隨后才會引進到民用中。而在兩用轉化的“伴跑”過程中,不少民營企業也實現了自身技術和產品的跨越式突破,成為行業佼佼者。
先進技術成果轉化是打通兩用技術創新路徑的重要環節,是解決創新到產業“最后一公里”問題的有效手段。8月31日,先進技術成果長三角轉化中心無錫分中心揭牌,這也是先進技術成果長三角轉化中心理事會批準設立的全國首個先進技術轉化中心分中心,是無錫服務國防科技工業的一步重要落子。
共建生態
探索先進技術成果產業化新路徑
無錫為何要積極爭取先進技術成果轉化中心落地?
先來了解一下先進技術成果長三角轉化中心在國家科技創新戰略中的重要地位。據介紹,其成立于2021年7月,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推動先進技術成果轉化的“排頭兵”,同時承擔探索先進技術成果轉化新模式的重要使命,而無錫長久以來在國防科技工業領域布局和深耕,雙方攜手可謂是意氣相投,一拍即合。
無錫工業底蘊深厚、體系完備,近年來在航空航天、深海探測、電子、機械等行業領域集聚了一批特色骨干企業,培育了一批特色專業產品,相關細分領域技術水平處于國內領先。
相關人士表示,此次先進技術成果長三角轉化中心無錫分中心成立對地方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意義重大。通過共建轉化生態系統、共享先進技術成果、共用地方政策資源,一方面,探索先進技術成果產業化新路徑新模式;再者,將有力地支撐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
蓄能轉化
推動成果共用共享
先進技術成果長三角轉化中心無錫分中心的成立無疑將為本地相關產業科技創新蓄能,并有效加快市場轉化。無錫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人士介紹,對接長三角轉化中心、各大央企集團,無錫將引入更多契合發展實際、技術迭代演進、市場前景良好的先進成果,推動成果信息共用共享;積極探索項目篩選、轉化對接、孵化加速等服務運行模式,高效推動先進技術成果轉化。
截至目前,在航空、航天、船舶、電子等重點領域,分中心已梳理有效成果800項,調研技術需求500項,密切跟蹤項目50項,推動落地項目20項,其中孵化類項目12項、產業化項目8項。
當然,合作一定不會建立在單方面輸出的基礎上,無錫之所以能夠承接國家級技術平臺,也一定有其過人之處。環太湖沿岸,集聚著一大批擁有先進技術力量的大院大所,奠定了無錫在集成電路、深海探測、航空動力、航天材料等細分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這里還有多家單位參與了國家重大工程和重點型號裝備的配套任務。
據介紹,先進技術成果長三角轉化中心無錫分中心由無錫基礎部件創新研究院負責運營服務,惠山高新區提供轉化場地76.5畝,規劃建筑面積超5萬平方米,形成“辦公大樓+孵化載體+中試基地”的成果轉化基礎設施,由無錫市、區兩級提供專項資金支持,同時,統籌設立首期1億元的產業基金,用于重點領域先進技術成果轉移轉化。三年內分中心將促成成果轉化不少于100項,舉辦高水平對接活動不少于30場次,建成全面系統的先進技術成果轉化體系。
經過多年布局的研究院所將連同此次揭牌的先進技術成果長三角轉化中心無錫分中心,共同構成技術成果轉化穩固陣型,其中就包括了無錫先進技術研究院、華科大無錫研究院、湖南大學無錫研究院等科研機構。
轉型路徑
加速形成現實生產力
有效打通先進技術成果轉化路徑,加速把先進技術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這是無錫結合自身產業特點和創新能力選擇的合作路徑。進入“十四五”,“大院大所”有技術、產品走向民用,“能出盡出”地釋放需求,多家大型央企都有在“十四五”期間融入長三角的計劃,這從區位和產業協同上為無錫提供了更多合作契機,也讓項目、技術、人才的流動水到渠成。
央地攜手、協同創新進入活躍期。面向“兩機”、航空航天、深遠海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無錫先后成功舉辦了電子基礎產品與技術對接會、無錫(北京)央地兩用產業合作交流會、先進技術成果轉化“江蘇行”(無錫站)等產業推進活動,促進相關企業與行業領域重點單位開展先進技術對接、成果轉化、項目落地、產業鏈配套等,已具備顯著比較優勢。
去年7月,該市在北京成功舉辦無錫(北京)央地兩用產業合作交流活動,45個央地合作項目現場簽約,其中包含了33個產品或裝備產業化、區域總部或產業化基地以及1個產業基金,簽約總金額達到350億元。
央地合作將為產業體系高端化賦能。從無錫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獲悉,該市已設立規模超600億元的產業投資基金,專門服務新一代信息技術及兩用等重點產業,而此次先進技術成果長三角轉化中心無錫分中心在源頭創新上進一步加碼,通過常態化開展先進技術成果轉化活動,引導和激勵廣大企業找準路徑,為先進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創造最優渥的發展環境,加快推動先進技術成果在更大范圍輻射轉化。(高飛)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