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8-05 10:22 文字大?。?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滕皋軍從事醫學影像與介入放射臨床、教學、科研工作近40年,為中國介入放射學發展作出了開創性和持續性貢獻,特別是在肝癌、外周血管及脊柱等領域的介入治療有突出成就。主峰會上,作為一個科學家、一名醫生,滕皋軍分享了自己關于臨床驅動如何介入醫學創新與轉化的看法,同時號召更多企業能夠以產業的力量來加入和推動診療一體化在中國的發展。
滕皋軍分享了他和團隊圍繞肝癌這一嚴重危害國人健康的重大疾病,探索的一系列介入綜合治療技術,包括栓塞化療術、各種冷熱消融技術、放射性粒子植入術等,他還談及如何與工程技術團隊一起合作,發明放射性粒子支架技術的歷程;如何通過科學研究與產業技術的磨合,來實現一項新技術新產品的誕生和應用,造福更多的患者。
滕皋軍認為診療方案要從臨床切入,從而帶動產業鏈的形成。“從血管到氣道、到消化道,我們把多種機器人用一套操作系統平臺來迭代分析。這項工作盡管國內起步不太早,但是資本非??粗兀嚓P企業已經完成Pre A輪的融資。我相信以診療帶動系列項目的應用,會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
他希望以這次大會為契機,科學團隊能夠與長三角、環太湖特別是無錫的企業有廣泛的合作,把相關工作推進起來,“我們的研究站位和起點都很高,足以在產業方面形成國際化引領,希望產研能夠深入融合,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