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1-21 09:47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歲末年初,算算收支,政府的“錢袋子”怎么花,關系到百姓福祉。19日,市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上,最新“政府賬本”亮相。今年我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期1305億元,增幅7.5%。其中教育、醫療、就業等民生支出仍占最大比重,折射出暖暖的“民生溫度”,兜牢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
“十三五”以來,全市公共財政支出近80%投向民生領域,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民生支出累計達4155億元,民生保障力度走在全省前列。2021年,“政府賬本”依然貫徹“人民至上”這條主線,民生領域作為財政支出的重點投向更精準。市級民生領域預算增長12.3%,支出安排中,利好政策可以說覆蓋一個人“從小到老”:安排教育專項資金18.8億元,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打造職業教育高地城市,提升高等教育辦學質量;安排促進就業創業專項資金2.06億元,抓好重點群體就業,推動創業帶動就業,加大職業技能提升,促進殘疾人就業保障;安排社會救助專項資金1.3億元,提高重病重殘等困難群眾保障水平;安排12.5億元衛生健康專項,繼續支持疫情防控,健全公共衛生服務和應急管理體系,推進醫療衛生資源均衡充分發展;安排社保補助專項資金16.54億元,全力保障居民養老、居民補助等社保基金平穩運行和待遇發放。
“政府賬本”還顯現出無錫創新發展的實干力度。“十三五”全市兌現現代產業發展資金334億元,五年累計為實體經濟減負超過1200億元。“十四五”全市預期安排產業投入350億元,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科創中心。2021年,市級產業領域預算增長36%,產業強市投入資金將達41.2億元,科技創新、工業和信息化、人才引育、產業投融資、現代服務業、實體經濟降成本等多項政策將為產業發展增強“底氣”。尤其是推進太湖灣科創帶“頭號工程”建設、實施創新型企業培育攻堅攀登計劃、創新升級“太湖人才計劃”、實施生產性服務業倍增計劃、推進十大重點產業集群建設等系列重大舉措,將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后勁,給企業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真金白銀投入的背后,還有政府過“緊日子”換取百姓的“好日子”。2020年,克服經濟下行和疫情沖擊影響,我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和質量均躍居全省前列,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075.5億元,增幅3.8%,“成績單”背后,每一個數字的增長都分量十足。落實減稅降費政策,2020年市本級“三公”經費支出預計比2019年下降15%以上,同時壓減非剛性支出12.7億元,用于保障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民生領域。2021年,將繼續壓減非必需支出,注重結構調整,支持構建疫情防控常態化機制,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加快補齊民生短板,推進美麗無錫、鄉村振興等建設,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讓老百姓的獲得感更強烈。
來源:無錫日報